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时,专门来到绍兴浙东运河文化园,拾级登上园内高拱石桥,看到古运河流水绵延,不远处的高架桥上车流不息。总书记感叹“在这里可以畅想一下古今沧桑”。随后总书记又到浙东运河博物馆参观,临别前殷切嘱托要“把大运河这篇文章做好”。
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在总书记心中,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这份运河情怀,留下了一连串的“文化足迹”,演绎出总书记与运河的许多故事。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重托,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协调共进,以文气聚人气,让人流跟着文脉走,大运河必将成为新时代展示浙江形象、赓续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大运河考察调研,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从京杭运河上的“西湖”号,到北京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自南向北、由一域到全国,行与思之间,总书记的“运河情怀”不断延展升华。在总书记的直接推动下,2019年,国家层面出台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大运河也被列入首批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
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浙江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出了“一个高地、四条示范带”的建设方向:即打造大运河文化研究高地和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带、大运河生态保护示范带、大运河文旅发展示范带、大运河美好生活示范带等四条示范带,充分彰显“千年古韵、江南丝路、通江达海、运济天下”的浙江运河文化特色。
浙江共有11个河段、13个遗产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河段长度327公里,流经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等5市20多个县(市、区),是大运河中全线通航、至今仍在活化利用的省段之一。
成品游戏网站入口大运河,一部流淌在华夏大地的史诗。她在地理意义上联通南北,从精神层面贯穿古今,绵延成数千年的中国文脉,生动诠释和有力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大运河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深刻阐释了大运河文化保护和利用、传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其中蕴涵的思路、方法、答案,为统筹保护、传承和利用,让大运河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水脉连着文脉,大运河文化凝结着“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思想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大运河这篇文章做好”,既是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上积极探索的重要方面,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落点。
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扎实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造福人民作为运河保护的根本立足点和落脚点,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同时让更多人民群众参与到大运河保护中来,让保护传承利用各项工作真正融入城市肌理、融入百姓生活,让致富河、幸福河实至名归。
2006年的一天,杭州水上巴士“西湖”号迎来一位特殊的乘客。从拱宸桥到艮山门码头,古老运河与现代风光迎面而来,当听到工作人员介绍杭州运河正在进行综合保护,他频频点头,提出“希望杭州能再接再厉,继续做好运河综保工作,使杭州的经济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这位乘客就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
沧桑一瞬,一眼千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崇高使命和深沉情怀,把文化遗产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系统谋划部署,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要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把大运河这篇文章做好、做深、做透、做到位,建设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才能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待,不辜负时代赋予的重任。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考察时强调,“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4个月后,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2020年11月,总书记考察扬州市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在码头同市民群众亲切交流后指出,“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前不久,就在运河边上的绍兴柯桥,浙江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推进会如期召开,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揭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共同体发起成立……大运河这篇文章再添新章节。
悠悠千载,大运河“这篇文章”的文眼,就在一撇一捺的“人”字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有着十分精准的战略定位,在不同场合强调让大运河造福人民的旨归。2006年在杭州调研大运河时,要求“把运河真正打造成具有时代特征、杭州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人文河,真正成为‘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
在这个总框架、总要求下,各地各部门要争当行动派、实干家,将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浙江段)打造成为对外展示浙江、宣传浙江的“金字招牌”,打造成为大运河上最具影响力、辨识度的黄金线、精品线,打造成为文化传承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的使命任务。省委全面部署实施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浙江探索“十大行动”,其中的历史文脉赓续行动,就将大运河文化作为重点。
“把大运河这篇文章做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殷殷嘱托。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我们要学深悟透总书记关于大运河的系列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大战略部署,把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让这条经济之河、民生之河、生态之河、文化之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有人统计,大运河流域居住着中国近八分之一的人口。亲民性与生活性构成了大运河最鲜明的文化本色。曾经浪桨风帆、千艘万舻的大运河,如今不仅依旧航船辐辏、工商并茂,而且宜居宜业、物阜民丰,发挥着水利、航运、生态、文旅等综合功能。
462.99MB
查看812.77MB
查看76.2MB
查看150.42MB
查看626.34MB
查看488.54MB
查看431.13MB
查看566.52MB
查看306.22MB
查看941.28MB
查看621.70MB
查看245.19MB
查看221.81MB
查看793.86MB
查看681.17MB
查看446.21MB
查看797.18MB
查看887.18MB
查看900.26MB
查看380.21MB
查看494.54MB
查看831.96MB
查看624.91MB
查看554.25MB
查看955.52MB
查看445.29MB
查看613.65MB
查看556.14MB
查看427.14MB
查看119.44MB
查看370.22MB
查看861.65MB
查看762.89MB
查看935.60MB
查看364.11MB
查看341.18MB
查看669.46MB
查看904.11MB
查看426.88MB
查看952.28MB
查看459.48MB
查看815.21MB
查看942.92MB
查看393.98MB
查看677.95MB
查看899.61MB
查看392.28MB
查看275.48MB
查看121.55MB
查看632.45MB
查看138.65MB
查看576.35MB
查看446.33MB
查看701.10MB
查看361.43MB
查看897.53MB
查看538.28MB
查看392.83MB
查看690.33MB
查看231.40MB
查看262.81MB
查看169.80MB
查看296.34MB
查看910.79MB
查看656.43MB
查看920.65MB
查看559.49MB
查看889.35MB
查看133.55MB
查看534.58MB
查看657.45MB
查看195.94MB
查看263.36MB
查看153.33MB
查看537.70MB
查看884.76MB
查看915.95MB
查看948.63MB
查看209.44MB
查看234.29MB
查看150.23MB
查看332.87MB
查看437.47MB
查看209.69MB
查看257.93MB
查看365.38MB
查看199.36MB
查看240.84MB
查看316.52MB
查看263.63MB
查看180.70MB
查看768.24MB
查看358.89MB
查看594.61MB
查看691.72MB
查看925.73MB
查看807.27MB
查看912.57MB
查看832.59MB
查看134.78MB
查看575.10MB
查看598.32MB
查看758.50MB
查看488.52MB
查看
692 本溪sy
赖清德就职演说的“七个首次”😼
2025-07-01 12:02:50 推荐
610 188****1135
迈向民族主义的美元是全世界面临的危险🙀
2025-06-29 22:46:49 不推荐
153 152****1192
西藏为什么如此迷人?🚀
2025-06-29 01:52:25 推荐
45 飞机遥控器3D
青春的旋律🚃
2025-06-30 21:14:11 推荐